全國政協常委、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8日在《人民日報》撰文指出,經常聽到有的地方領導幹部在講話、發言或作報告時說,“我的人口”多少、“我的GDP”多少、“我的財政收入”多少,所言“我的”意指他所在“某市的”“某縣的”或“某鄉的”,似有一種“老子天下第一”之霸氣。這讓聽者“倍覺不爽”。(10月8日《人民日報》)
  對於某些官員言必稱“我的”這種言語異象,有專家直接斥之為“利用特權滿足炫耀需求的‘炫耀性腐敗’”。在筆者看來,這種“炫耀性腐敗”,其實質就是“炫官”“炫權”,是權力等級意識在作祟,更是官本位心態膨脹之必然表現。而其展現給我們的一副不可一世的霸道之相,不僅使筆者倍感不爽,恐怕誰聽到都感到堵心。
  沒有平等就沒有民主。當“權為民賦”被官員曲解,“權力乃公共服務工具”被異化為私權,本是平等的屬下變成了自己的“家奴”,則家長制、一言堂必興;當把手中權力誤做上級“賜予”而非人民所賦,則勢必造成權力作為的錯位,導致權力失範,其結局只有一個:必然走向腐敗。那些被捉的“老虎蒼蠅”,即便嘴上沒念,可又有幾個不是在心中常念“我的”歌?念久了陶醉了,就自然會真假不辨、公私不分了,還能不擔心他時刻惦記著國家的、人民的啥?並且都當成“我的”並取之泰然?言由心生。即便不是挪上身,恐怕也保不齊會利用手中權力恣意揮霍浪費公共資源。
  可見,官員言必稱“我的”,不僅會給黨政機關形象抹黑,更容易疏遠官民距離,加大“仇官”情緒。很大程度上,官員“炫耀性腐敗”並不比實物性腐敗之危害輕,當屬“反四風”題中應有之意,予以痛批並鼎力革除。
  官員言必稱“我的”,不僅是官員個人素質問題,更有著深刻的現實權力格局背景。因此,對於這種異化的官場文化,除了要對黨員幹部堅持不懈抓教育,促使他們主動摒棄“我意識”,更要依托制度建設,就像一些地方專門發文重申“黨內應互稱同志”那樣,將教育實效固化下來,使之長效化。
  但不得不說的是,語言畢竟是現實環境的反映。刻意規制或可做到“嘴上不說”,但並不能表明官員心中不想。這不僅讓筆者想起明代大儒王陽明“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”之喻。在祛除官員的“炫耀性腐敗”上,黨政機關一把手權力過大、缺少權力制衡手段等方面存在短板,恐怕才是某些官員言必稱“我的”的“心中賊”吧?所以,要想徹底遏制住某些官員“炫耀性腐敗”,根本還要看我們能不能扭住這個“牛鼻子”。
  文/晴川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讓人“不爽”的“我意識”當鼎力革除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y09ayxdv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